咳嗽一直是困扰人们的常见疾病之一,尤其是在冬季,气温低下,空气干燥,很容易引发咳嗽。虽然现代医学有许多药品可以缓解咳嗽,但中医治疗咳嗽的方法也是不可忽视的。中国古代医家曾经总结出许多治疗咳嗽的方法,其中伏苓治咳嗽是一种非常好用的中药方剂。
什么是伏苓?
伏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,其性质为甘、淡、温,归肺、脾经。中医认为,伏苓有补益脾胃、利水渗湿、安神定志、润肺化痰的功效。
伏苓治咳嗽的功效
伏苓治咳嗽的理论基础是中医“痰液停滞”观念。当肺部阴阳出现失调时,人体肺部会产生一种叫做“痰液”的物质,堆积在肺部。这时,人体就会产生咳嗽的反应,试图清除肺部的“痰液”。伏苓治疗咳嗽的原因就在于:它可以利水渗湿,解决痰液积聚在肺内的问题。
伏苓治咳嗽的具体方法
1、红枣伏苓汤
取伏苓15克、白术10克、党参6克、肉桂6克、干姜3克、炙甘草3克、红枣12枚。将以上材料洗干净,放入八碗清水中,煮至水只剩下两碗半,去杂质后分为两次饮用,每天饮用两次,连服三天。
2、双花伏苓散
取伏苓10克、桔梗10克、浙贝母10克、紫菀15克、桑白皮10克、银花15克。将以上药材浸泡在开水中,每日3次,每次饮用6-8克。
同时,需要注意:
1、伏苓可能对孕妇不利,所以孕妇不应该服用。
2、如果其他病症与咳嗽同时存在,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。
3、中药治疗具有个体差异,不同人对同一药方可能有不同的反应,因此,最好在中医师的建议下进行药物治疗。
总之,伏苓是一种中医药物,具有非常好的治疗咳嗽的功效。通过中医的观念可以了解到,咳嗽是由肺部阴阳失调引起的,通过中药可以使“痰液”渗透排出,达到治疗咳嗽的目的。希望大家能够在咳嗽发生时及时选用中成药进行治疗,健康更有保障。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