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眠是指无法正常入睡或者睡眠质量不佳,出现的症状通常包括入睡困难、睡眠浅、易醒等。影响睡眠的因素很多,如情绪、环境、饮食、药物等,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生和人体脏腑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关系。
中医所说的失眠通常见于肝郁、气滞、心火旺等情况,因此治疗失眠,首先要根据病因来施治。
一、肝火旺盛型
这种类型的失眠通常伴有易激动、发怒、心烦等情绪,出现口苦、咽干、失眠等症状。中医的治疗方法是清肝泻火。针对不同层面的病情,可以采用针灸、中药、食疗等方法。
二、痰湿阻滞型
这种类型的失眠通常出现口干口渴、四肢乏力、精神不振等症状,针对这种类型的失眠,中医认为应该化痰祛湿。可以采用艾灸,吃些糯米粥、薏米粥等食物来调理身体。
三、心血不足型
这种类型的失眠易伴有心悸、健忘等症状,患者多为年长者或有贫血、过劳等症状的人群。针对这种类型的失眠,中医主要采用补心益血的方法。补充一些补血食物,如红枣、龙眼肉等,也可使用中药调理。
四、气滞血瘀型
这种类型的失眠通常伴有胸闷、胁肋疼痛等症状,针对这种类型的失眠,中医认为应该舒肝理气、活血化瘀。可采用草药熏蒸、按摩腹部等方法。
总之,中医认为失眠是一种症状,不是一种疾病,因此针对不同的症状,采用不同的中医疗法往往能够较好地缓解失眠。但是,如果失眠症状长期存在,以及伴随有其他的症状,应该及时就医。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