窦性心动过速是什么?中医怎么看?
窦性心动过速,是指窦房结自律性增强,心率在正常范围内(60-100次/分)超过100次/分的一种心律失常。在中医理论中,窦性心动过速属于“心悸”范畴,是由于心脏气血不足或情志不畅所致。
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有很多,可以是生理性因素,也可以是病理性因素。生理性因素包括:运动、情绪激动、体温升高、饮食过度等;病理性因素包括:心脏病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药物反应等。
中医认为,窦性心动过速是由于心脏气血不足或情志不畅所致。气血不足是指心脏的气血供应不足,导致心脏功能失调,从而引起心悸。情志不畅是指情绪波动过大,导致心脏神经系统失调,从而引起心悸。
中医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的方法主要包括:调整情绪、饮食调理、药物治疗、针灸疗法等。其中,调整情绪是最为重要的一项,可以通过运动、音乐、冥想等方式来缓解情绪压力,从而改善心脏功能。饮食调理方面,应避免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多吃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蔬菜、水果、粥等。药物治疗方面,可以选用中药调理心脏功能,或者使用西药控制心率。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,调节心脏神经系统,从而改善心脏功能。
总之,窦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,中医认为其病因主要是气血不足和情志不畅,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整情绪、饮食调理、药物治疗、针灸疗法等。在治疗过程中,应注意避免情绪波动过大,保持心态平静,以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。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