窦性心动过缓,你需要了解的原因及治疗方法
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心律失常,指的是心脏起搏点窦房结发放的激动缓慢,导致心率过慢。一般来说,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率低于60次/分。那么,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是什么呢?
原因:
1.老年人自然衰老:随着年龄的增长,窦房结的电活动逐渐减弱,导致心率变慢。
2.药物: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、钙通道阻滞剂、洋地黄等会影响窦房结的电活动,导致心率减慢。
3.病理性因素:如甲状腺功能减退、心肌病、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等。
治疗方法:
1.中药治疗:中医认为,窦性心动过缓是因为心脾虚弱,气血不足,可选用补中益气、健脾和胃、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治疗。
2.药物治疗:可选用洋地黄类、异丙肾上腺素类等药物,提高心率。
3.起搏器治疗:对于症状明显或心率过低的患者,可进行起搏器置入手术,通过电刺激的方式提高心率。
4.生活调节: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如规律作息、不过度劳累、不吸烟、限制饮酒等,有助于改善窦性心动过缓。
总之,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,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头晕、乏力等症状,需及时治疗。中药治疗、药物治疗、起搏器治疗和生活调节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。但是,治疗前应先明确病因,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。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