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血压,危害不容小觑!
低血压,也称为“低血压症”,是指血压过低的一种疾病。一般认为,成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为90/60mmHg到140/90mmHg。而低血压则是指血压低于90/60mmHg。虽然低血压不像高血压那样常见,但它同样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些隐患。
低血压的危害有多大?
1.头晕、头痛、乏力等症状
低血压患者常常会出现头晕、头痛、乏力等症状,这是因为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部缺氧所致。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,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安全。
2.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
低血压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,从而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。如果患者本身有心脏病等疾病,低血压会加重疾病的症状,甚至会引起心脏病的急性发作。
3.晕厥、昏迷等严重后果
低血压严重时,会导致患者晕厥、昏迷等严重后果。如果在驾车、操作机器等活动中出现这些症状,就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。
低血压的原因有哪些?
1.药物的副作用
某些药物如降压药、利尿剂等,会导致低血压。
2.失血、脱水等
失血、脱水等情况下,血容量减少,也会导致低血压。
3.神经衰弱、心血管疾病等
神经衰弱、心血管疾病等也会导致低血压。
中医如何看待低血压?
中医认为,低血压是由于气血不足、阳气不足等导致的。因此,中医治疗低血压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中药调理气血、补充阳气等方面入手。
1.调理气血
中医认为,气血调和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。因此,调理气血是治疗低血压的重要方法之一。中药方面,可以使用黄芪、党参、当归等补气血的中药。
2.补充阳气
中医认为,阳气是维持身体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。因此,补充阳气也是治疗低血压的重要方法之一。中药方面,可以使用人参、肉桂、附子等补阳气的中药。
总之,低血压虽然不像高血压那样常见,但同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。如果您有低血压的症状,应及时就医,进行治疗。同时,中医的调理方法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。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