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脉硬化,如何自我检测?
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,它的表现特征主要是血管内壁的增厚和弹性降低,导致血管腔变窄,血流受阻,严重时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,如冠心病、脑卒中等。那么,动脉硬化有哪些表现特征呢?如何自我检测?
一、表现特征
1. 颈动脉搏动感减弱或消失。颈动脉是人体最大的动脉之一,它的搏动感可以反映出颈动脉内膜的厚度和弹性程度。如果颈动脉搏动感减弱或消失,就说明颈动脉内膜已经增厚硬化,血流受阻。
2. 下肢血管症状。动脉硬化导致下肢血管狭窄,血流受阻,会出现下肢麻木、疼痛、疲劳、肌肉萎缩等症状。
3. 心脏症状。动脉硬化会导致冠状动脉狭窄,血流受阻,引发心绞痛、心肌梗死等症状。
4. 脑血管症状。动脉硬化会导致脑血管狭窄,血流受阻,引发头痛、眩晕、失眠、记忆力减退等症状。
二、自我检测
1. 测量颈动脉搏动感。用手指轻轻触摸颈侧,感受颈动脉的搏动感,如果搏动感减弱或消失,就说明颈动脉内膜已经增厚硬化。
2. 测量踝臂指数。踝臂指数是用来检测下肢血管狭窄程度的方法,可以通过测量踝部和上臂的血压来计算得出。
3. 注意身体症状。如果出现下肢麻木、疼痛、疲劳、肌肉萎缩等症状,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。
4. 定期体检。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,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问题,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。
总之,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,它的表现特征主要是血管内壁的增厚和弹性降低。我们可以通过测量颈动脉搏动感、踝臂指数等方法来自我检测,及时发现问题,预防疾病的发生。同时,也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合理饮食、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等,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。
最新文章